云开(中国)官方网站-Kaiyun登录入口

“数”不尽的精彩-Kaiyun云开官方网站
Kaiyun云开官方网站- 精密不锈钢管及管件供应商
热线电话:0472-5889996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技术优势

“数”不尽的精彩

发布时间:2025-04-07 07:37:12      发布人:小编  浏览量:

  

“数”不尽的精彩

  获评的海上消防救援集体——港区消防救援站被三部委联合评选为“最美海上搜救人”。

  全省率先出台《关于明确新行业新业态消防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》《厦门市消防产品领域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办理指南》,明确模糊地带行业管理归属,建立消防产品领域行刑衔接制度。

  全省唯一推动派出所按改制前模式开展消防工作的地市,全市50个公安派出所全部接受委托执法协议;1个执法案例被应急管理部评选为安全生产优秀执法案例,全国消防仅四个。

  打造“桃李杯”、基层综治力量、消安委成员单位三个“防消宣”业务比武品牌赛事。

  新增政府专职员编制数140人,增长16%;推动市政府将车辆装备建设与站点建设同步立项,同步到位。

  厦门消防严格执行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规范提升党委“七议”流程和质量,全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76项,研提具体贯彻意见118条,实现转化95项。

  开展“四强”党支部、星级党支部创建,4个基层党支部被总队评定为3星级党支部。

  用活参观见学、党课串讲、微课答疑等方式,开展传统“五大赛事”,以“政能量”激活“内动力”。

  2024年,2名消防员被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录取,24人取得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、律师职业资格证书,52人次参加国家局和总队救援技术和师资力量培训,96名消防员通过消防职业技能鉴定,16人通过全国心理疏导职业技能考试。

  伍斌市长亲自部署鼓浪屿消防安全整治提升工作,市委常委会、市政府常务会7次研究部署消防工作。45个镇街全部建立消防工作站,551个村居全部建成消防工作室和微型消防站,构建了“市消安委-区消安委-镇街消防工作站-村居消防工作室”四级消防组织架构。

  全市43名消防监督员分别担任市、区消安委成员单位的“服务专员”,大队监督员挂点45个镇街,指导推动消防工作。

  将消防安全纳入城中村现代化综合治理体系,组织实施自建房、“三合一”、电动自行车、畅通“消防生命通道”专项整治。

  全市1万栋自建房、1.4万家“三合一”场所逐步实施“消防技改五项措施”,整改率达96.9%;查处违规电动自行车21.1万辆,劝导制止不安全充电行为5.6万处,建设公共区域充电插口10.8万个。7100名网格力量实名接入基层消防治理“五加三”平台,实现“九小场所”全覆盖排查。

  开展物业人员、保安员、房东二房东等“三类群体”全覆盖大培训,累计培训12.3万余人次。

  发动7支专职宣讲队、1.6万余名基层“八支队伍”深入开展进企入户宣传活动,累计覆盖59.1万户家庭。

  建成全省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科普馆和地铁消防主题站厅,依托1个国家级消防科普基地,27个社区消防教育馆加强消防宣传教育。

  2024年,举办各类消防宣传培训2772场次,培训69.7万人,张贴发放消防宣传资料73.3万份,发送消防安全警示提示短信500万条,入户宣传59.1万户。

  建立“每天提问和拉动、每月调度、每季考核、半年比武”的常态练兵制度,依托专业机构对全市12支典型灾害事故处置专业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,各专业队持证率已达100%。

  分岗分级分层施训,拍摄示范示教片24部,开展示范示教157次,受训人数500余人次,初步完成示范示教体系建设;建立作战行动监察评价机制,监察警情处置情况1000余起,拉动队站134站次,查纠问题800多条。

  建立重要警情响应机制,依托智能接处警系统开发“重要警情信息智能推送模块”, 及时给相关岗位人员推送职责和分工,提高响应效率。融合智能接处警系统与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、全市6个行政区及60余家政府部门单位联调联战;将全市17支镇街专职队、551个村居微型消防站纳入接处警系统。

  加强接警员队伍建设,开发接处警实战化业务培训系统,每日通过警情复盘常态化开展接警员业务培训,全年通过接警员科学引导帮助123名被困群众及时脱困。

  2024年,共接报各类警情1.1万余起,出动车辆1.9万余辆次、消防救援人员10.6万余人次,抢救被困人员2534人,疏散遇险人员1.9万人,保护财产价值2.3亿余元。

  结合单位熟悉演练、“双随机”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,针对所有重点单位开展“防消宣”一体化工作。2024年,完成了2258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覆盖“防消宣一体化”工作,推动修订预案2097份,培训13.8万人次。

  支队指挥中心大楼正式动工,翔安水上消防训练基地启动立项,占地面积5.8万余平方米。全市另有3个站点竣工验收,5个站点推进前期工作,“救援布点科学,指挥网络健全,训战设施完善”的特区消防救援格局已渐趋成型。

  成立全省首个战勤保障专勤站,建成首个省级消防车辆装备维修中心,基本实现消防车自检自修。持续完善指战员社会化保险保障体系,拓展医保外及职业病保障。

  建立常态化政治监督、定期议廉、廉政谈话、联动监督机制,支队党委专门听取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落实情况和大队党委书记述责述廉。制定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》,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举办党纪学习读书班5期,举办廉洁书画展,聘任5名社会廉政监督员,全面筑牢廉政防线。

  建立了“师傅带徒弟”精准帮带机制,67对师徒通过“一对一”帮带,推动各岗位初步形成人才梯次。

  开展“九无”创建活动,落实 “三色”安全评估管理,持续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,常态化开展日常督导检查,确保指战员凝心聚力,队伍安全稳定。Kaiyun中国